- Level Foundation
- Course b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Offered by
About
「我很想從七歲起就跟你一起長大。」這是我今生聽過最美的情話。 年過五十的今天,我把今生聽過最美的情話,輕輕對莊子說。 彼時迷途,求學阡陌縱使規矩昭然,卻沒有一條路能看見遠方。 那年錯愛,蹉跎青春,只換來心碎。此刻紅塵,被職場的權力關係層層綑綁,動輒得咎。 多少次,我們種瓜卻不得瓜,給愛卻不被愛,理直卻更難容身! 置身人間世,要如何才能心身無傷、全身而退? 〈人間世〉幫助我們及早看清,並籌謀對策 上回,《莊子.逍遙遊》提出人生目標的設定,〈齊物論〉傳授如何泯除分別、平息攪擾的齊物攻略,〈養生主〉兼括身體技術、心靈工夫與用情原則的養生大要。這回,莊子帶領讀者親臨現場,面對複雜紛擾的人情,不復完好、支離破碎的世界,儒家的至聖與亞聖說:我們可以選擇逃離(「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莊子卻鼓勵我們熱情擁抱,當拯濟天下的大醫(「治國去之,亂國就之。醫門多疾」)。但這艱難的醫國行為,並非汲汲朝外奔走,而是從徹底療癒、強化自我心身開始──須先確立自己,才有能力樹立別人。〈人間世〉的七則小故事,無論是討論事君之道或處亂世之方,在在都寄寓了莊子學說最重要的心靈功課。能夠做到心情靜定,再佐以傳話、勸諫的原則以及人際網絡中的應對進退之方,才有機會達成溝通、教化的目的。 莊子並帶我們深刻反思,是否因過於重視世俗價值的「有用」,竟忽略更根本、重要的心與身?倘能由保全心身的立場,從「人,才是目的」的角度出發,便可發現看似「無用」、不幸的遭遇,其「大用」、幸運所在。 〈德充符〉提供的情傷疫苗與用情典範 〈德充符〉得見多位樹立一己之餘,已然可以帶給眾人美好影響的人。莊子先講了三個迷人男子的故事,他們正好有共通的心靈特質──明白事物本來就會遷化。他們不是放棄一切,而是放下成見,而注意、看重那隱藏在萬物生滅變化、離合聚散後的永恆存在¬¬──生命最根本、最重要的心靈。 莊子再舉三位男主角的例子,他們雖然沒有權位、財富、學識,且相貌奇醜,但是為什麼受歡迎呢?原來,人活天地間最重要的才能,是在與外界交流溝通時心靈能不因此失去平和、喜樂。原來,人與人之間,最讓你想親近對方的理由,是性情、是精神、是心。都說,人在江湖。莊子卻說,人能自由。活在一人之力難以操控的人間世,只有心靈,經由不斷陶養、不斷進步是可以絕對自主的。一個心靈能維持平靜安和,德性又不彰顯於外的人,萬物都想與他親近,難以離開。 愛情不難。愛對人,最難。像是愛他、又好像不是。心動,就該行動了嗎?究竟該繼續緊握這雙手?還是該毫不留戀地往前走?──莊子陶養你看人的眼光,點出:沒有器量,就沒有體諒。什麼樣的對待值得偕行一程?什麼樣的人值得共度一生?──莊子說,是情深似海、愛厚如洋。原來相愛最關鍵的元素,是精神、是靈魂。 想愛,卻愛得傷神,隨他而去的心要如何追回?凋零的人要如何回春?──莊子提供一系列情傷急救設備,有「不以好惡內傷」疫苗、「用心若鏡」OK繃、「安之若命」止血劑、「心齋神凝」葉克膜,供君取用。 有一種處人魅力,不慍不執,愛而無傷。 有一種處世智慧,不卑不亢,勇於不敢。 寂寞幽昧的人生,幸有莊子偕行。 世界夠黑,人才懂得:可以把心點亮。 情傷太重,人才甘願:學習補強此心。 職場乏了,你才想聽:怎樣溝通才能不累? 寂寞幽昧的旅程,恰是選擇開啟閉鎖已久心門、重拾滿室輝光的契機。 遠路才是近路。絕處才易逢春。 正是時候,讀《莊子》。 ----------------------------------------------------------------------------------------------------------------------------------- 本課程之學習目標,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點: 一、經由代表性作品的選讀,使學生對中國的人文傳統有深一層的認識。 二、經由對經典性文獻的研討分析過程,使學生熟悉人文思維的程序與方法。 三、經由寫作練習,一方面增長學生的思考以及文字的表達能力,一方面促進學生對於一己生命的自覺,而導向成熟人生觀的建立。Modules
〈人間世〉之顏回請行──改變世界,從樹立自己開始。
1
Assignment
- 〈人間世〉顏回請行隨堂測驗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思考一
- 問題與思考二
8
Videos
- 亂國就之──大醫之心,投身人間世的滾滾紅塵。
- 先存諸己──拯濟天下,必須從強化自我開始。
- 彊以仁義──歷代有多少敢於直諫的賢臣,就此死在暴君的殿前、階下?
- 端虛勉一──端正虛心、勤奮堅定,是不是就可行了呢?不!
- 內直外曲成而上比──內心像孩童般率直真誠,外在舉止不顯與眾不同,借古人典故加以勸說,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 一志心齋──讓心邁向虛空靜定的功夫,是教化暴君所必需。
- 无門无毒──想像身體像一座宅邸,把嘴巴、眼睛、耳朵不斷想往外探看、追逐的門戶都關上。
- 萬物之化──心靈靜定澄澈光明,然後能感化萬物、教化暴虐衛君。
〈人間世〉之葉公子高──像關愛最愛的人、熱愛最愛的工作一樣,用心持恆地照看自己的心。
1
Assignment
- 〈人間世〉葉公子高隨堂測驗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思考一
- 問題與思考二
5
Videos
- 猶未可動──成也不是,敗也不是,究竟該怎麼辦?
- 自事其心──如何面對生命中的不得已?護守生命的大根大本──心靈。
- 傳其常情──不要傳遞因喜怒情緒而過度添加的話。
- 風波實喪──交談時,明白言語就像風波變動不定;行動前,曉得行為必招致得失變化。
- 美成在久──不要讓一時之惡,壞了需要長期努力和積累才能成就的美好。
〈人間世〉之顏闔將傅──人際網絡中的應對進退之方。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思考一
- 問題與思考二
2
Videos
- 和不欲出──不要張揚外露自己內心的平和,而顯得他人德性卑劣、讓對方難堪。
- 時其飢飽──想要有效地跟對方溝通,首需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足夠,再要等待適當的時機,並記得多誇讚對方,然後伺機引導、勸誘。
〈人間世〉之匠石之齊──把自己、他人當作「物」還是「生命」?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思考一
- 問題與思考二
2
Videos
- 以其能苦其身──「有用」之患,來看看那些有用木頭的下場吧。
- 為予大用──「無用」之用,保全、陶養自己的心身。
〈人間世〉之南伯子綦──眾人看來缺憾的事,你是否能從保全心身的角度看到它的好處呢?
1
Assignment
- 〈人間世〉顏闔將傅\〈人間世〉匠石之齊\〈人間世〉南伯子綦隨堂測驗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討論一
- 問題與思考二
1
Videos
- 不材之木──境界超高的神人,正是要以非迎合世用的工夫來保全、修養自己的心身。
〈人間世〉之支離疏者──每件事情都有它乍看覺得不幸的那一面,也有它得見優勢的那一面,反之亦然。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討論一
- 問題與思考二
1
Videos
- 支離其德者──莊子之徒致力修養的,不是顯露於外給他人看的德性。
〈人間世〉之楚狂接輿──什麼才叫「有用」?
1
Peer Review
- 第一次作業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討論一
- 問題與思考二
4
Videos
-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我們活在怎樣的時代?
- 何如德之衰也──只有莊子筆下的「有德者」才能達成溝通、教化的目的。
- 无用之用──看似無用於世的保全心身之道才是真正有大用處的啊!
- 從人間到寸心──心靈,是唯一自主可耕的沃土。
〈德充符〉之喪足遺土(上)──明白事物本來就會變化,不是放棄一切,而是放下成見,去守護、長養置身變化中可以不變的,生命最根本、最重要的心靈吧!
1
Peer Review
- 第二次作業
4
Videos
- 守其宗也──王駘即便是面對生命中這麼重大的事情,他的心靈還是可以完全不受影響。
- 視其所一──他所看見、注意的永遠是那隱藏在萬物生滅變化、聚散離合背後的永恆存在,所以就算失去再重要的東西,他也不會覺得是一種失去。
- 得其常心──當心情真的攪擾混亂到一個地步,你才會真正地渴望安寧。
- 唯止能止──只有自己的心靈已經能夠靜止下來,才能如實照見世界的真實樣貌,在他身旁的芸芸眾生也才可能隨之靜止安定下來。
〈德充符〉之喪足遺土(下)──明白事物本來就會變化,不是放棄一切,而是放下成見,去守護、長養置身變化中可以不變的,生命最根本、最重要的心靈吧!
1
Assignment
- 〈德充符〉喪足遺土隨堂測驗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討論一
- 問題與思考二
3
Videos
- 自狀其過──對於自己的過失,學習不辯解;面對盡心、盡力仍無法改變的事,練習安然接受。
- 有尊足者──人的生命裏有比形體更值得珍惜、更值得錘鍊提升的部分,所以才想盡其所能地保全它。
- 府萬物──你愛自己、愛家人、愛今生今世有機緣相遇的每一位陌生人,因為那都是你短暫而有限的一生。有多愛呢?像愛自己的臟腑一樣。
〈德充符〉之形有所忘(上)──隨著德性心靈一天天長養,外在執著也一天天減少。
1
Assignment
- 〈德充符〉形有所忘隨堂測驗
5
Videos
- 雌雄合乎前──這個人肯定有什麼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不然他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
- 若无與樂──有這麼個人,人們見了他自然歡喜,離去難免若有所失。
- 愛使其形──腳,是鞋所以存在其意義的根源。精神、靈魂,是人與人之間所以眷戀相愛的根本。
- 事之變命之行──看待遭遇就像日夜、四季、盡分、盡力、盡心之餘,你所遇到的一切,就視同命定般地安然接受。
- 才全德不形──一個能讓心靈維持平靜安和,而德性又不彰顯於外的人,萬物都想與他親近,難以離開。
〈德充符〉之形有所忘(下)──隨著德性心靈一天天長養,外在執著也一天天減少。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思考一
- 問題與思考二
4
Videos
- 輕用吾身──對待一己心、身都不謹慎照顧,不僅時有負面情緒,也容易受外在世界干擾而著急煩亂。
- 形有所忘──當你愈來愈在乎心靈,對形貌等實質精神內涵以外的執著就會慢慢降低,而身體致力放鬆輕靈的極致也會讓人忘記形軀的存在。
- 天鬻天食──人人天生都擁有這些讓人得以安養生命的天糧。
- 獨成其天──透過《莊子》的修鍊工夫把自己的心身調整回本可擁有的理想狀態。
〈德充符〉之所謂無情──如果你是個既深情、多情又敏感的人,別忘了好好讀《莊子》,看他怎麼面對自己易感細膩又豐富深刻的情感。
1
Assignment
- 〈德充符〉形有所忘\〈德充符〉所謂無情隨堂測驗
2
Discussions
- 問題與思考一
- 問題與思考二
2
Videos
- 人故无情──我所謂的「无情」,並非惠子你說的那種薄情或如冷血動物般的「無情」。
- 无以好惡內傷其身──外在的追求,該都是要環繞「心靈」這最重要的核心目標而存在的。
Auto Summary
Explore the profound wisdom of Zhuangzi in this engaging course focused on navigating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personal growth. Led by expert instructors, this course delves into Zhuangzi's teachings on health, fitness, and emotional resilience. Through a deep dive into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learners will gain insights into traditional humanistic values, enhance their analytical skills, and develop a mature worldview. Ideal for those seeking personal and intellectual enrichment, this foundational course is available through Coursera's Starter subscription. Join now to illuminate your journey with timeless philosophy.

蔡璧名